- 论环境法发展观的价值维度
- (毕业论文 页数:10 字数:14238)论环境法发展观的价值维度 摘 要:对消费主义的迷醉构成了现代性发展理念的灵魂。由消费主义所制导的环境法发展观,在逻辑与现实中必然造成人与自然的对峙,并进而导致严重的社会异化和生态环境的危机。环境法走出了消费主义的狭隘伦理观,将和谐理念贯穿于整个法律规范之中,它是站在和谐的角度上反对消费主义。环境法坚持和主导的发展观是协调共生的和谐发展理念,是一种能够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重价值维度的和谐发展理念。 关键词: 消费主义;环境法;价值维度;和谐发展[详细]
- 论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期间
- (毕业论文 页数:10字数:13469)论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期间 摘 要: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期间关系到承运人责任的确立,是处理空运纠纷的关键所在。理论上讲,它是承运人承担责任的时间期限,也是主给付义务期间,其实际法律意义是适用航空法责任制度的期间。为保护幼稚的航空运输业,1929年《华沙公约》实行双要素标准,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创立的单要素标准延长了承运人责任期间,加大了承运人责任。我国《民用航空法》的双要素标准已不适应实践的要求,作者建议实行“法律上掌管期间&[详细]
- 熟悉和掌握经贸法规是防范贸易风险的关键——关于出口贸易安全收汇的法律思考
- (论文 字数:5947 页数:4)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广泛开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而面对竞争与机遇并存的市场,如何规避风险,赢得商机,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把货款安全收回就变的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选择合作伙伴,达成合同,到备货发货,付单收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预防贸易陷阱,安全收汇的法律探讨。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信用证,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国际惯例,信用证软条款,仲裁 目录 一、 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国际市场 二、 订立规范严谨的贸易合同 三、 信用证不[详细]
- 国际经济法论文
- 原文 正文:《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它有关国际货物销售的许多法律问题上,如货物销售合同的成立规则,买方与卖方的权利义务,违反买卖合同的补救方法等方面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大致相同,尽管如此,在若干重要的法律问题上,公约与合同法还是有不一致的地方。一、立法背景比较(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由于世界各国在货物买卖法方面存在不少分歧,在国际贸易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尖锐的法律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930年,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决定拟定一项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统一法,以[详细]
- [国际知识产权] 国际知识产权浅谈
- 原文 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一词从西方引入我国,也称为“智能财产权” 或“智力财产权”。对于知识产权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理解的知识产权只包括工业产权(Industrial Property)与版权(也称著作权)两部分,而不包括专有技术。广义的知识产权概念是指对人类智力创作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不仅包括工业产权、版权,同时也包括专有技术。1.1 知识产权的分类在广义的知识产权中,包括工业产权、版权与专有技术。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详细]
- [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
- 原文 一、引言: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如果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今天的人类社会,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论断...... 作为全新的发展现,可持续发展呼唤国际社会逐渐...... 二、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经济法的交叉结合 (一)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经济法在产生根源......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重视、热爱或者依赖虽然一...... (二)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经济法在服务目标上的一致性 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类自身幸福与利益的最大化...... [详细]
- [国际私法] 试论如何解决我国区际知识产权法律冲突
- 原文 在中国领土内,存在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四个各自独立的知识产权法域。由于两大法系的传统影响和两岸四地的社会差异,诸法域的知识产权制度存在明显差异,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采取适当措施,合理解决区际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对于促进中国区域知识产权贸易的发展,推动各地区人民正常的科技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解决区际法律冲突,不外冲突法与实体法两种途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统一区际冲突法与统一实体法是较为理想的方式,但也都认为其至少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详细]
- [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期末论文--信用证与贸易合..
- 原文 一.信用证介绍:定义、主要流程、特点据调查,目前中国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就是信用证支付。本次国际经济法的期末论文我就对信用证这种支付方式进行阐述以及讨论一下信用证与贸易合同的关系。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指开证行依照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在符合开证条件的前提下,由开证行向受益人开立的一项书面文件。这项文件由开证行向受益人作出保证,在受益人履行信用证规定条件的前提下,对受益人承担付款责任。这里的规定条件是指交付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全套合格单据,故称为跟单[详细]
- [国际法] 中国人权研究——新时代下的中国人权
- 原文 一 中国人权至于人权,Human rights 就是说人类的权利,是所有人类成员均有权享受的权利。从古希腊时期起,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发展,完善。每个国家由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人权意识存在差异,但这一点并不影响人权的普遍性。只有承认了这一点才能正确处理主权与人权的关系。我文章这里要讲的中国人权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人权。中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中国的人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中国有着几千年来的封建历史,人权[详细]
- [国际法] 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模式
- 原文 一、近代国际法解决国际争端的模式近代国际法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的国际法,又称为传统国际法。1625年荷兰法学家和外交家格老秀斯发表了著名的国际法学著作《战争与和平法》,系统论述了国际法的基本问题,为近代国际法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1643年至1648年召开的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参加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树立了近代国家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和制定国际法规则的先例,是国际多边外交的开端,这次和会标志着近代意义的国际法正式产生。在近代国际法中,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详细]
- [国际法] 论互相尊重主权原则
- 原文 一. 主权及互相尊重主权原则释义主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的提出,始于伟大的法国思想家让•博丹,他以法律的名义规范了主权的真义,在他那里,主权是“国家支配其公众和臣民的不受法律约束的最高权力。”[2]让•博丹认为,主权是国内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除了受上帝的戒条和自然法的限制外,不受任何限制。”[3]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格老秀斯认为:主权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主权行为不受任何其他权力的限制,也不从属于其他任何人的意思。[4]到了霍布斯那里,他认为[详细]
- [国际法] 从伊拉克战争看国际法上的自卫权的发展
- 原文 一、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先发制人”的自卫权(一) 美国“先发制人”的自卫权由来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以及萨达姆的被俘,美国的“先发制人”的战略思想似乎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迄今为止,美国虽已基本结束了在伊拉克的战事,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理由,即伊拉克存在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却一直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充分证据。这就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的正当性以及美国的“先发制人”的策略是否符合现有国际法的质疑。考察历史,“先发制人”思维的实践由来已久。例如[详细]
- [海事海商法] 论电子提单的流通性
- 原文 一、提单流通性概述提单被誉为“打开浮动仓库的钥匙”,所以如此,乃因为其是针对货物的权利凭证。所谓权利凭证,是指一份代表诉取权利的文件。权利凭证象征或代表着某种义务,就提单而言,这种义务就是对货物拥有实体占有的一方当事人承诺仅将货物交付给权利凭证的持有人,而不是任何其他人。承运人承诺仅将货物交付给权利凭证的持有人这一事实意味着,拥有了权利凭证,也就拥有了对货物的足够控制,换句话说,拥有了权利凭证,也就拥有了对货物的推定占有。作为权利凭证的提单具有流通性。这是因为,既然对货物拥有实[详细]
- [海事海商法] 电子提单的立法式实施机制
- 原文 (一)国际组织立法在涉及电子提单的国际立法方面,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和国际海事委员会(CMI)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前者制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第二部分便是专门针对货物运输领域的电子商务,后者亦曾一直致力于海牙——维斯比规则的修订,后来虽放弃了这一计划,但却向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提交了《关于运输法问题的文书的最终草案》,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立法计划,其中亦有关于电子通信的规定。1.UNCITRAL《电子商务示范法》(1)《示范法》的目的《示范法》的制订前后共历[详细]
- [环境保护] WTO与我国环境保护
- 原文 环境保护作为一种人类的发展价值取向从本意上看是积极的、善意的,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因素。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大量环保措施经常既有环境保护的一面,也有贸易保护的一面。发展中国家把发达国家出于环境原因而实施的贸易限制称之为“环境壁垒”或“绿色壁垒”。以环境保护为借口所说的绿色壁垒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领域一个突出的问题。绿色壁垒是指一种以保护有限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加以限制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以其外表的合理性和内在的隐蔽性成为[详细]
- [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其法律对策
- 原文 内容摘要:全球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映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上的新格局。目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随之带来负面效应的全球化(通称“全球问题”)这两个方面,包括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具有全球性。危机性、挑战性、依存性和协作性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南北经济差距、东西方关系、战争与和平、文化发展与人等问题上。其中,与环境相关的问题约占全球问题的半数,也就是说全球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全球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拟[详细]
- [环境保护] 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完善之理论考量
- 原文 内容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理论,其中,后现代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对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即以这些新兴理论为基础,就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作一概要分析。 关键词: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一、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 (一)强调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现代主义较为重视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导致...... 其次,立足[详细]
- [环境保护] WTO环境规则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创..
- 原文 一、WTO规则关于环境问题的规定 乌拉圭回合并没有达成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专门协定。然而WTO规则体系中却不乏关于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原则和规则,并且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最后文件》签署之际还通过了《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议》和《关于服务贸易与环境的决议》。这些原则、规则和决议共同构成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法律体系并对各成员方的环境法律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一)WTO规则对成员方环境问题的原则要求 贯穿于整个WTO规则体系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统一实施、透明度和司法审查等[详细]
- [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的法律思考
- 原文 一、我国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 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批转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同时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雏形。从那时起,全国纷纷开始“三度”治理和环境教育工作。随后,《环境保护法(试行)》于1979年颁布实施,海洋、水、大气污染等法律也陆续出台。近年来,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法律和法规。环境与资源立法速度大大加快,初步形成结构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共颁布了环境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