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字数:6660 页数:5)一、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 (一)现金股利分配呈阶段性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92年一1994年,逐年增多阶段。当时,我国股票市场刚刚启动不久,上市公司大多缺乏科学的投资战略,把大量的募集资金直接分给了股东。 1995年一1996年,急剧下降阶段。从1995年开始央行采取了紧缩的金融政策,不断收缩银根,使得上市公司从市场获得大量资金非常困难,于是开始减少或停止发放现金股利。 1997年一今,逐渐增多的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软着陆以及央行1998年开始8次降息,鼓励银行贷款给企业,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逐年上升。 从2000年开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情况明显改善,派现的上市公司骤然增多,且连续儿年保持在50%以上,如表所示。 资料来源:1999年以前的数据根据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一文;2001, 2002年数据根据;2001-2003年中国证券报。 (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较低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各年的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是比较低的,与西方发达国家股市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美国1986年现金股利支付率在50%左右)差别较大。特别是在2000年末,证监会提出将现金分红派息作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必要条件,更在2001年3月和5月出台了文件将现金分红和发行新股挂起钩来,这一政策的出台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0年、2001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比例大增,但现金股利的平均值却较以前年度有所下降,并未实现证监会颁布该项政策的初衷,即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培育上市公司分配回报机制。
目录
一、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 二、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