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经管论文经济论文

解决城乡失业问题的探讨

  • 简介:(毕业论文 字数:5055 页数:6)Abstract: At the present time, unemploy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worse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y structure. Farming population has got the worst. During it describes the unemployment act...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毕业论文 字数:5055 页数:6)Abstract: At the present time, unemploy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worse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y structure. Farming population has got the worst. During it describes the unemployment actuality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which bring the tremendous pressure of employment. And in allusion to these reasons, it outspread discussions emphasizing on the unemployment of town and village. Seeing the bottle-neck relationships between village and town employment, the author lodges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er own hometown.

Key words: farming, unemployment, surplus labour force

内容简介:目前,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显现的暴露在我们面前,其中农业人口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在描述我国目前的失业现状的同时,探究了形成巨大就业压力的根本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重点就城乡失业问题展开论述,看到了农村和城镇在就业问题上的互为瓶颈的关系,结合笔者家乡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几点对策思考。

关键词:农业,失业,富余劳动力

目录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
二、加速小城镇建设步伐
三、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城镇失业率不断攀升,解决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国家社会能否安定团结的头等大事。增加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
据农业部及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分析,今后5年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高峰,每年将新增农业劳动力857万人,农业现有富余劳动力已达1000万人。也就是说,“十五”期间,农业富余劳动力将高达5285万人。
国家计划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在今年1月份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后3-5年内(除农业外),大概还有3000万人要变动工作或下岗。其中:国有企业6000万职工中,有2000万人要下岗,2000万人下岗后,国有企业还有30—50%的富余人员。个体私营经济中也有1000万人的工作岗位需要调整。再加上1998年至2001年全国国有企业职工累计下岗2550万人,经多方努力,1700万人实现了再就业,300万人以企业内部退养的方式得到了安置,仍有500余万人待岗。另外,目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已达681万人。也就是说“十五”期间我国非农业富余劳动力也将高达3000-4000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与非农业富余劳动力相加,“十五”期间,我国需要新增加就业岗位8000—9000万个。而以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人大九届五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的“今年力争新增就业800万人,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计算,“十五”期间,全国仅能增加就业4000万人,与8000—9000万个就业岗位的需求相差甚远,失业率将会进一步升高,就业压力巨增。
那么,形成这样巨大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据分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生产能力过剩,产品没有市场,城市失业增加;二是因为过多的农民滞溜农业,不仅农产品缺乏需求,而且农民缺少就业机会,形成了农村市场增长缓慢和相对萎缩。三是城市工业品销售困难,失业增加,进一步排挤农民工,导致了农民收入增长更加缓慢的恶性循环。
针对目前这种失业率升高,就业压力巨增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重要保障,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
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都接近或超过70%。1996年,美国达到72%,法国为71%,英国为66%,意大利为70%,澳大利亚为68%。而做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市2000年仅为58%,全国2001年仅为33.6%。这说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仍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也不如工业,目前,除旅游等少数行业外,多数服务贸易领域处于逆差状态。在扩大就业方面,对于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工业是主要途径,但我国独特的工业化路线使工业从业人员与其创造的价值相比已明显偏多。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工业必须减员增效、下岗分流。1998年以来,工业累计减员1840万人,而服务业则成为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九五”期间,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2715万人,占全国新增就业的岗位的85%。笔者家乡山东省莱西市,是一个拥有73万人口,占地1554万平方公里的县级市。1990年,服务业增加值仅为14888万元,占该市GDP总量的11.59%;从业人员17478人,占二产从业人数的22.33%。2001年,服务业增加值已达到307754万元,占GDP总量的34%,从业人员72038人,占二产就业人数60.87%。11年间,增加值、从业人员分别增长了2067%和412%。可以说,该市服务业的发展既推动了该市经济的发展,又为二产下岗职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因此,发展服务业,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护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措施。
加快发展服务业,就必须调整农业就业过高,服务业就业过低这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首要问题。增加值比重占GDP总量15.23%的一产,拥有9亿人口,而增加值比重占GDP总量占33.62%三产竟在工农业产品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和扩大内需的呼声中,供不应求,难以满足,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竞争力的提高。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乡镇企业中的第二产业,职工每增加1人,服务业仅增加0.35人,也就是说,农业富余劳动力在二产与服务业之间转换比率为1:0.35,而其他国家为1:1.5—2.5之间,如我国20年来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比例在二产与服务业中达到1:1的比率,20年来,可增加就业岗位6000万个,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到2000年,可由27.5%提高到36%。“十五”期间,我国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将为服务业注入强大动力。其次是加入世贸组织,扩大开放,进一步激发服务业发展的活力。第三是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将为服务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据国家计划委规划司测算,“十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左右,占GDP比重将由2000年的33.2%提高到36%;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4%以上,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由2000年的27.5%提高到33%。经研究测算,“十五”期间,经过优化服务行业结构,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复式联动、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积极发展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行业,服务业可新增就业岗位3800万个左右。服务业将为减缓就业压力解决失业问题做出巨大的贡献。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