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国有资产的定义 国有资产顾名思义,就是国家财政投资而形成的资产,除此之外,不能把其它资产也都称为国有资产。下面将对国有资产的内涵作详细讨论: (1)利用国债投资而形成的资产,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有资产? 最近几年,国家为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和投资,采取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即发行国债投给基础设施行业。几年来,国债投入的规模全国已经达到8千多亿元,上 了大量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那么,这些资产,表面上看是在财政的国债支持下形成的资产,然而实际上国债是由储蓄转化来的,是债权人因为 国债的利息率高于银行储蓄的利息率,而把储蓄分离出来购买国债,这样国债形成的资产,在中央财政没有偿还本息之前,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国有资产,应该是国 债投资者他们的民产,如果把这个东西称为国有资产,显然是不合理的。 (2)利用公司上市筹集的资金投资形成的新资产,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有资产? 自从我国发育资本市场后,很多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制,然后上市融资。现在,全国股市上市融资总额已经达到28000亿元人民币。上市公司从股市融资之后, 把筹集的资金再投入,发展实业,上新项目或对老企业技术改造。那么,用上市筹集的资金投资形成的新资产,应该说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国有资产。因为上市筹集的 资金是股民的财产,是多元化股东的投入,也应该是一种民产,而不是国有资产,如果把这个东西也称为国有资产,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3)企业自筹资金上项目形成的资产,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有资产? 企业自筹资金上项目形成的资产,应该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的财产,是集体所有制的财产,而不是国有的全民所有制的财产。企业随着自我发展,自筹资金上新的项目,由此转化成的资产,应该属于企业的全体职工,如果把这个东西也称为国有资产,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严格的规定出国有资产的概念,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