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书增长。"江泽民同志在考察时也指出:"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也是个大战略"。我国现阶段是城镇化发展的最佳时期,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东川走向持续繁荣的必然选择,如何结合实际抓好小城镇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黑龙江农村城镇化发展始于19 世纪末,历经移民和殖民性垦殖发展,到建国初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垦及综合发展,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恢复及发展等阶段,至今已基本形成了以县(市)所在镇为主体,以建制镇为基础,建设水平较高的农村城镇化新格局。本文从黑龙江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仍然存在着的问题,提出了实现黑龙江农村城镇化的基本途径。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和实践证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起步较早,他们大多通过对殖民地的剥削掠夺或战争(赔款)获得大量的资金,以完成原始积累,进而实现工业化。但由于各国人口、资源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在城镇化的道路选择上,也各具特色。最典型的国家是英国和美国。 英国的城镇化是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据历史学家估计,早在17世纪,英国就有1/2的农业人口农闲时从事工业生产。这些乡村工业集中在工业村庄,其发展推动了农业与工业的分工,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后来,相当一部分工业村庄演化为城镇。 美国与英国城镇化道路的最大不同是,美国是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 |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