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 自建国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几经曲折,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规模、贡献与作用更是令人刮目相看。现实需要人们研究,现实逼迫人们回答。在当今中国体制转轨、制度变迁、思想巨变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回顾建国50年来中小企业的沧桑变革,探讨适合国情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不仅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对世界中小企业理论与实践的特殊贡献。 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30年是中国社会起伏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小企业也经历了曲折动荡的三个阶段。 (1)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的小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大量的中小企业属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占全国工业产值的63%,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为扭转长期战乱造成的经济困难局面,中共在七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六条旨在保护和鼓励中小企业的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的步伐并为实行“一五”计划奠定了物质基础。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一方面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一方面各地投资建设了一批中小企业,不仅中小企业得到很大发展并进而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且使我国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第一次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2)“大跃进”与调整时期的小企业在发展工业方面,“大跃进”突出表现在全党、全民、城乡大办工业。1958—1960年,全国共投资工业项目92200个,其中98.6%为中小项目,基本上是地方小企业,不少是大炼钢铁的“小土群”、“小洋群”。由于违背经济规律,盲目发展,效率低,效益差,国民经济陷入困境,为摆脱困境,1961年中国进入建国后的第一个调整时期,中小企业成了关、停、并、转的对象和收缩重点。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及就业形势受到很大影响。 ...... |
- 上一篇:西山区农家乐特色化及其深层次开发探讨
- 下一篇:[国际贸易] 论中国的反倾销对策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