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1.1研究目的 今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GDP持续高速增长,在1982-1992和1992-2002年期间,中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9.7%和9%,出口以及外国投资持续增长,表现良好。微观经济方面,我国民间投资迅速崛起,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1年,全社会总投资中,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外商投资及港澳投资三者比重分别是47.3%、44.6%、8.1%,其中民间投资比重与国有投资比重仅相差不到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一份子。与此同时,过去几十年,我国形成了大量国有企业、积累了大量国有资产,保守估计未来约有15万家国有企业、7万亿国有资产等待改组,仅2003年4月—9月,国资委就批准了48户企业的产权和股权的转让行为,涉及国有资本及权益225亿元。同时,许多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管理方面,已经具备了参与大规模国资处置的基本能力,国资改革的大潮为中国民营企业开拓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国内企业的发展并不能令人满意,虽然出口持续增长,但中国的出口贸易额50%多都是靠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中国的私人企业没有随之成长,没有培养出与欧美公司展开国际竞争的公司,印度在软件、信息系统为基础的行业有一大批世界级私人公司。亚洲里昂证券公司2000年对全球25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调查表明,印度在规范化管理排名第6,中国第19位;2002年《福布斯》对世界上最好的200家小公司排名,印度有13家上榜,中国有4家,而且都在香港。 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经济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各项宏观经济取得很好的成绩。 ...... |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