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温州模式”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模式之一。“温州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脱贫致富成功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成为发展老百姓经济的典范。但是这种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格局,在致富于老百姓的同时,又显示出了它的薄弱环节。面对“温州模式”发展中的自身缺陷和问题,面对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面对中国进入WTO,历史与现实都对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中国民营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遵循时代的潮流,着重研究中国民营经济在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在思想上、战略上不断创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把“温州模式”推向新阶段,使中国的民营经济继续站在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前沿。 有关“温州模式” 1.“温州模式”的定义 综合学术界的看法,普遍认为“温州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利用民营化和市场化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能人为骨干,发展起来的民间商品经济。“温州模式”说到底,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费孝通先生的“小商品、大市场”则是对“温州模式”的经典概括。 2.“温州模式”的产生 ⑴ 客观因素:温州山地面积占78.2%,人口稠密,耕地稀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有限的耕地资源无法承载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庞大的劳动大军的压力。劳动力要在农业以外另谋生路实在是势所必然。而由于从1949到1980年,国家对温州的工业投资有限,及地方政府资金短缺等客观因素,使得温州在窘境下选择了依靠自己力量,积累原始资金,发展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家庭经济,这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立下了汗马功劳。 ...... |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