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经管论文经济论文

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

  • 简介:90年代初,世界银行派代表团对中国统计体系进行考察之后,发表了一篇考察报告:《转换中的中国统计体系》。报告认为,中国统计体系虽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但其在基本概念、调查范围、调查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缺陷:基本概念仍深深扎根于传统的物质产品平...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目录 一、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
(一)一致性调整
(二)范围调整
(三)估价调整
二、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调整存在的问题
(一)一致性调整问题
(二)范围调整问题
(三)估价调整问题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Document of the World Bank No.13580-CHA:China GNP per Capita,December15,1994.
2.世界银行文件:《转换中的中国统计体系》,国家统计局内部翻译件。
3.国家统计局1998年制定:《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4.国家统计局1998年制定:《农村住户调查方案》。
5.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4,1995 ,1997,1998)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4、1995、1997和1998年出版。
6.许宪春著:《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7.《价格监测与分析)1998年第22期
简单介绍 内容提要:论文深入研究了世行调整中国GDP数据的原因、方法和结果,系统地阐述了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统计体系和价格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以事实为依据,利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对世行的调整方法进行了逐项剖析,揭示出其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这种调整方法已经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世行不应再调整中国GDP数据的基本观点。
90年代初,世界银行派代表团对中国统计体系进行考察之后,发表了一篇考察报告:《转换中的中国统计体系》。报告认为,中国统计体系虽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但其在基本概念、调查范围、调查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缺陷:基本概念仍深深扎根于传统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调查范围仍主要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调查方法仍以传统的全面行政报表为主;中国价格体制虽然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但仍保留着传统价格体制的许多本质特征,许多产品的价格仍然处于政府控制之中。这些情况导致中国官方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数据的低估和速度的高估。1994年,世行发表了一篇专题报告:《中国人均GNP》。它以上述考察报告为依据,对中国官方1992年GDP数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向上调整。世行公布的1993-1997年的中国人均GNP数据是在其调整后的中国1992年GDP(注1)总量数据和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率数据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因此,世行公布的中国1992-1997年人均GNP数据远大于中国官方人均GNP(注2)的美元折算数。本文阐述世行关于中国官方1992年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
世界银行对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致性调整、范围调整和估价调整,综合调整比率为34.3%。其中一致性调整和范围调整是关于统计体系的不完善所做的调整,估价调整是关于价格体制的影响所做的调整。
世行关于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情况简要概括在表1中:
表1: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
调整项目 调整幅度 对GDP的影响(%)
自产自用的粮食 上调20% 0.8

......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