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经管论文经济论文

[企业政策] 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与中小企业政策

  • 简介: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各国国内的区域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由此引起对竞争力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再次成为理论界与政府共同关...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目录 1.引言
2.产业集群与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效应
3.基于集群化的区域创新政策
4.结论
参考资料 本文采用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法,以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产业集群为创新过程中交互式学习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绩效。在借鉴已有的产业集群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基于集群化中小企业政策的构想。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各国国内的区域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由此引起对竞争力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再次成为理论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在资源获取、研究开发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处于劣势。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要求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发展与壮大,这就构成了政府对中小企业必须援助的理由。但如何才能够培育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这是近半个世纪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传统的中小企业政策是基于市场失效的理论,由此所设计的政策侧重于通过政府的作用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源供给。然而,随着竞争优势的源泉从低成本转向创新能力,这些政策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出来。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引起人们的关注,如“第三意大利”的传统产业集群、美国硅谷的信息产业集群、中国台湾的计算机产业集群以及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等。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理论与竞争力理论的发展为重新审视中小企业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波特(M. Porter)在分析国家竞争力时采用了集群分析法,认为一国在某些产业的竞争力与该国在这些产业中的产业集群优势有关[1]。而由弗里曼(C. Freeman)、伦德瓦尔(B. A. Lundvall)等人所倡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2][3],强调创新过程中的交互式学习作用,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集群化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