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指出以信息化为动力建设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即指对汽车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活动,使企业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一切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和配置,目的是提高汽车运输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汽车运输业从业人员1354万人(在册人数)、经营业户420万户、营运客车120万辆、货车440万辆。数量如此庞大的汽车运输企业的管理情况如何,对汽车运输业的状况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极大。但从总体看目前我们的汽车运输管理还处于传统管理或者说经验管理阶段,距离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指导,基本上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二是不重视管理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处理,没有使用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例如路单、货票上所列项目,大多信息不全,数字失真,有的即使有统计,也限于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差错较多,又不及时,不利于改善经营管理。 因此,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交通运输现代化——包括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而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是受多种因素决定的(运输和生产布局、运输系数、人口数、出行率等),且往往带有随机性;另外汽车运输有点多面广、线长、机动灵活、流动分散、经常单车作业等特点,这一切使得如何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并组织好运输生产,具有很大的难度和很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若仅仅依靠人工操作和统计报表,已无法适应要求,必须充分利用快速高效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汽车运输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也是汽车运输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