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经管论文经济论文

浅析赤凤镇产业结构的调整

  • 简介: 原文 改革开放以来,赤凤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人文资源,较强的市场意识,灵敏的信息反映能力和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等优势,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改革开放以来,赤凤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人文资源,较强的市场意识,灵敏的信息反映能力和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等优势,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这将使沿海地区以往经济发展的优势逐步丧失,经济增长的竞争力逐步弱化。赤凤经济发展的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如产业结构的不够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矛盾等。因此,为增创赤凤经济发展新的优势,响应市政府的“工业立市、农业稳市、人才兴市、旅游旺市”的战略目标。保证赤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赤凤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目录

一、赤凤产业结构的现状;
二、赤凤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目的;
三、赤凤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四、赤凤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参考资料

1.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 9 9 7 年9 月1 2 日)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3.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山区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
粤发[1996]5号
4. 政府工作报告
———2000年3月22日在赤凤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5. 黄瑞平、缪国亮 《社会主义市场要论》 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8年
6. 郑志国、刘明珍 《西方经济学干部读本》 红旗出版社 1999年
7. 游国经、降尚仁 《政府职能、结构与运作》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6年
8. 张长生 《生产力经济学》 经济出版社 1999年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