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经管论文经济论文

民营经济

  • 简介: 原文 建国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前30年,民营经历了建国后的限制、改造、消失的过程。伴随着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民营经济经过由农村再到城市的发展路径蓬勃地成长、发展、壮大起来了...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建国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前30年,民营经历了建国后的限制、改造、消失的过程。伴随着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民营经济经过由农村再到城市的发展路径蓬勃地成长、发展、壮大起来了。我国先后在1982年和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中首次规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至此,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得到了确定和保障。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民营经济的内涵和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和提高。在本文中,民营经济是作为国营经济的对应概念而存在的。它包括国有经济中的民营部分、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即除国有经济中的国营部分外所有的经济形式。本文在深入分析民营经济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培育我国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主要是: 要提供产权保护, 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放开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 提高民营经济综合素质等。另一方面,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发展民营经济与制度安排之间的内在联系, 可知当前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绊脚石”是制度性的原因。因此, 制度性的缺失是发展我国民营经济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有长期影响力的主要障碍。为提高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 促进市场长期稳定和发展, 降低民营企业的交易费用, 必须进行制度变迁。


  目录

1、 民营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2、 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3、 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参考资料

1、黄文夫. 对民营经济性质与概念的界定[J]. 管理世界, 1999, (6).
2、阳小华. 民营经济内涵问题探析[J]. 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2000, (6).
3、张庆亮. 民有经济:概念、贡献、融资困境及解决思路[J], 财贸研究(蚌埠). 2002, (2).
4、科斯. 阿尔奇、安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5、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
6、韩志国:《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7、张宗新等《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生成及化解》,《经济研究》2001 年第10 期。
8、Rothschild·M and J . Stiglitz , 1976 , Equilibriumin Competitive lnsurance Market , Quar 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90 , 629 - 649.
9、Stiglitz·J . , and Weiss , 1981 , Credit Rationing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71 , 393 - 410.
10、道格拉斯·C. 诺思著, 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上海三联书店, 1991 年。
11、李传宝, 汶上镇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速度, 济宁日报,2002-6-13
12、[美] 康芒斯著, 丁树生译:《制度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 1981 年。
13、W. 舒尔茨:《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14、高尚全, 体制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J ], 中国工业经济,2001, (12)
15、单东,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 (11)
16、颜春友,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与未来态势[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 (11)
17、张维炯. 虚拟集团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 〕,上海管理科学,2002 , (6) :37~39.
18、张未民:《民营经济正面对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改革与开放》,2003年第3期。
19、王封, 民企须破四大瓶颈, 齐鲁晚报,2002-6-16
20、程秀生:《就业、投资、制度—— 民营经济现遭遇三大瓶颈》,《市场与发展》,2003年第1期。
21、李玲:《开放条件下中国民营企业的明天》,《经济论坛》,2003年第3期。
22、吕政, 郭朝先. 我国民营企业的新发展[J ] . 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2002 , (04) .
23、韩云. 从经营机制角度界定民营经济概念[J ]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2 , (02) .
24、茅于轼, 张玉仁.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前景[J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 , (06)
25、杨启先,陈祖新2002新余论坛—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 经济日报,2002-6-21
26、胡家勇,“中国私营经济:贡献与前景”,国民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
27、张庆亮, 民有经济:概念、贡献、融资困境及解决思路[J], 财贸研究(蚌埠). 2002, (2).
28、张杰, 民有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 经济研究, 2000, (4).
29、杨纲, 中国民营经济的现状与发展[J]. 上海投资. 2000, (7).
30、刘海虹, 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J]. 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2000, (1).
31、张杰. 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2、陈清泰,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N]. 中华工商时报(京), 2001.1.2(7).
33、李茂生,苑德军. 关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J]. 财贸经济. 2001, (1).
34、..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