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答辩论文经管论文经济论文

企业经营目标偏离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 简介: 原文 从19世纪末开始,川江航运逐步被外国航运公司垄断。1890年,根据《烟台条约增续专条》规定,英商可自备华船或雇佣华船,挂外国国旗进入川江,享有在其他水域和口岸同等的权益;而且这些船只在重庆缴纳一次关税,比华商入口厘金还低。1895...
    • 请与管理员联系购买资料 QQ:5739126
  • 论文简介
  • 相关论文
  • 论文下载
原文

从19世纪末开始,川江航运逐步被外国航运公司垄断。1890年,根据《烟台条约增续专条》规定,英商可自备华船或雇佣华船,挂外国国旗进入川江,享有在其他水域和口岸同等的权益;而且这些船只在重庆缴纳一次关税,比华商入口厘金还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轮船能“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重庆府”,“附搭行客,装运货物”[1];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以英国为首的其他国家也立刻享有了这项特权。在这样的条件下,各国航运公司开始大量进入川江航运市场。到了本世纪最初十年过去的时候,川江航线上的几家主要的航运公司是:英国的太古、怡和,日本的日清,美国的捷江。这些公司凭借技术上和资金上的优势,以及制度上和军事上的特权排挤和控制中国航运公司,谋取垄断利润。无论从厂商数量、资源流通、还是从产品特点和竞争方式来看,这一时期的川江航运市场都接近一个寡头垄断市场,已经基本饱和[2];在这样一个时候,“没有任何理由要开办一个新的轮船公司——特别是一个中国公司,而却有一切理由不办它。”[3]
令人惊奇的是,民生公司,这个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创办的航运公司,一无资金优势,二无外国资本或官僚背景,竟在这种情况下入主长江航运市场,并在20年间崛起为中国航运市场上最大的公司,兼并了众多外国航运公司,一度成为中国近代最具实力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一。[4]


  目录

一、背景陈述与问题的提出
二、意识形态的经济意义——理论简述
三、实证分析——意识形态的作用与民生公司的发展


  参考资料

1. North ,1990:《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上海三联出版社 , 陈郁、 罗华平 译
2.Weber, 1999 :《The protestant Ethic &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陈平 ,2000 :《文明分岔 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4.杨小凯 、张永生,1999 :《新型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Kotter 、Lheskett, 1997:《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 曾中、 李晓涛 译
6.Mannheim ,2001:《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商务印书馆 ,黎明 、李书崇 译
7.刘克祥 、陈争平, 1999:《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8.聂宝璋 ,1983:《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9.樊百川 ,1985:《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
10.罗中福等 ,1989:《卢作孚文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1.卢国纪 ,1984:《我的父亲卢作孚》, 重庆出版社
12.隗瀛涛 ,1990:《四川省文史资料》, 四川人民出版社
13.Rabin ,1996: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 Uc-berkeley
14.金铮 邓红 ,1990: “论卢作孚对民生公司的有效管理”,《近代史研究》 ,1990 .3
15.重庆市档案馆藏 ,全宗号:民生
16.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 ,1995:《四川省文史资料》,第二缉:工商史料编
17.0lson ,1994:《集体行动的逻辑》, 上海三联出版社, 陈郁 、郭宇峰、李举新 译
18.马敏 、朱英 , 2000:《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查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