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8年以来我国利用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在管理、政策时机把握等问题上存在一些缺陷,国债投资在资金的使用及其对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带动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国债投资策略,以便使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更好的功效。
关键词 国债投资 积极的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投资 需求
一、 1998年以来国债投资的内容及其效果
自从1998年开始,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以及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深层矛盾的综合作用,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投资与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而同一时期中央银行陆续采取的取消贷款规模限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公开市场操作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成效。在这种情况下,从1998年下半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核心、利用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 1998年8月政府正式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以增加对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交通、城市环保和基础设施、国家储备粮库、农村电网改造和经济适用住宅的建设,并带动银行相应数额的贷款。由于该项投资的迅速启动和到位,虽然同期我国还面临着持续时间较长的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等,但经济增速还是在下半年开始稳步回升,国债投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统计,这一年全社会完成投资2845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1%,完成GDP 7955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8%,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约1.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