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阐述了物质与精神,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问 题,强调精神生产在当代不但是社会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处于推动物质生产的主导地 位。
〔关键词〕 图书馆 生产力 元生产力
我在《图书馆》1994年第2期上发表了《试论图书馆从属于元生产力》一文,不久我读到了 河 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情报中心闵淑英同志的商榷文章(以下简称闵文)。闵文是严肃的,多处 指出我的“错误”,“一切都颠倒了”,“混淆了”,“违背了”,“17世纪贝克莱主观主 义的 现代翻版”……既然问题这么严重,我就不能不慎重对待,不能不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看法 和表述,就不能不做出必要的阐述和答复。欢迎闵淑英同志继续商榷。
1 广义的生产实践具有三种形态或三个层次
我们同意肖前同志的以下观点:“广泛的生产实践具有不同形态和层次,包括物质生产、人 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等三个子系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将这三种 生产分别称为‘自己生命的生产’,‘他人生命的生产’和‘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 狭义的生产实践仅指物质生产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