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技术的发展需追溯到法国斯伦贝谢公司在20年代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部电测仪器和原始的测井系统,进行了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的测试。今天测井技术更是发展到了一个高层次的阶段。
所谓测井即井下仪器通过传感器将非电的信号(如地层方位和倾角的仪器,以及温度、压力、流体密度和流量等)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仪器的测量。传至地面后经过解码,恢复为原来的测量数据。
早期的测井系统基本上是基于模拟信号仪器设计的,一般是一种仪器相应独立和单一的信号传输和信号处理系统。后来,几种仪器或几个数据源同时采集数据时,则用多芯线缆分线传输信号,并采用多笔道模拟直接记录和直接显示的系统。但是,由于多个仪器测量时间较长,且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作业,导致仪器的资料对比性较差,测量精度和资料中的油气信息判断性较差;而且系统有过多的硬件控制装置,长时间操作易发生错误。这些问题和弊端严重阻碍了测井技术的发展。
后来发展为脉冲信号,但脉冲信号也有其弊端,信号到达地面后需经过滤波,这就使一些比较弱的信号也被当成是干扰信号被滤掉,长时间的操作也严重干扰了测量的精度,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障碍。
20世纪年代,我国各油田先后引进了美国吉尔哈特公司生产的DDL-Ⅲ数控测井仪,多路生产测井仪是其井下仪的一种,该仪器可用于自喷井和注水井的
测试,解决生产井单层产量、多层产量持水情况及油水界面问题,亦可进行注入剖面的综合解释。仪器自引进以来,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器的损坏相当严重,部分仪器不能正常使用,而从原厂家购买配件,价格昂贵,使生产成本增加。基于此,我国许多测井仪器生产厂家对该仪器进行了国产化,使仪器的价格下降,同时又与原仪器在机电接口上相兼容。
......
|